7月24-26日,聯合國糧食體系峰會階段成果總結推進大會在意大利羅馬舉行,各國代表集思廣益,為應對農業糧食體系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多重挑戰貢獻智慧。農業基因組學為應對人口和氣候變化的挑戰提供創新解決方案,發展前景非凡。
過去十年里,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惠及了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借助測序技術,科學家不僅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作物性狀,而且還能根據遺傳信息培育出具有高產耐旱等優良特性的品種。來自莫道克大學未來食品研究院的Rajeev Varshney教授與華大智造多年來通過基因測序技術共同開創局面,不僅使人們更好地了解作物性征,加速現有育種計劃,促進農業發展,并為全球可持續糧食系統做出貢獻。

解碼孤生作物,奠定合作基礎
自成立以來,華大智造一直與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西澳大利亞莫道克大學未來食品研究院作物與食品創新中心主任Rajeev Varshney教授保持深入合作關系。Varshney教授是全球農業基因組學領軍人物之一,在基因組和遺傳多樣性、分子育種、種子系統及產能提升等研究領域具有顯著影響力。他曾在印度國際半干旱地區熱帶作物研究所(ICRISAT)工作,致力于為亞非主要孤生熱帶作物建立基因組資源和遺傳分析體系,從那時起,他就接觸到DNBSEQ?測序技術,多年來與華大智造的合作也在不斷加深。截至目前,Varshney教授與華大智造已合作發表超過17篇論文,其中7篇發表在《自然》等CNS期刊。
木豆是眾多發展中國家的重要糧食作物。2011年,Varshney教授在ICRISAT工作期間牽頭對木豆進行基因組測序,并發布了該作物的參考基因組,其研究成果被廣泛用于遺傳學和生物學研究。鷹嘴豆作為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產量在全球豆類中位列第三。但是在過去的五年里,全球豆類作物產量停滯不前,發展中國家人民營養不良程度增高,極端天氣例如干旱和高溫導致全球鷹嘴豆產量銳減70%。2021年,Varshney教授帶領團隊對3366個鷹嘴豆基因型進行了大規模測序,繪制了鷹嘴豆遺傳變異的完整圖譜。Varshney教授介紹,該圖譜有助于遺傳差異識別、遺傳進化分析和候選基因的預測,科研人員在孤生豆科作物中獲取了高質量的基因組資源,將有利于識別與耐旱性相關的基因。這些基因被用于在印度、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培育優良品系,通過對這些品系的多地點測試,改良后的10多個耐旱和抗蟲病品種已在多個發展中國家注冊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年,Varshney教授繼續深化研究,基于華大智造獨有的DNBSEQ?測序技術及其低錯誤率、低重復率、低標簽跳躍率的優勢,開始對10225個鷹嘴豆基因型進行測序。去年,Varshney教授在莫道克大學使用華大智造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DNBSEQ-T7,又新增了26個個體的stLFR (single tube Long Fragment Read) 數據,用于基因組組裝和泛基因組構建,數據產出高效準確,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對于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優質的測序數據進行作物改良的能力對于解決農業生產力下降的許多因素至關重要。在這方面,華大智造經濟高效的測序技術正在幫助客戶與合作伙伴增進對農業基因組學的理解,開發重要糧食作物的寶貴基因組資源,消除世界饑餓。
共建尖端的基因組學研究平臺 釋放果樹園藝潛能
園藝業是澳大利亞第三大農業產業。作為園藝作物的主要出口國,澳大利亞一直在支持抗病耐旱作物的生產與種植,提升農業種植者的盈利能力和生計水平,力爭在全球保有行業競爭力。當地園藝作物種植者也在注重學習調整種植技術,力求以低成本高效率提高作物產量。然而由于高昂的測序成本限制,一些果樹園藝作物如香蕉、菠蘿、木瓜、釋迦果和百香果,要么缺乏基本的基因組數據,要么沒有被列入育種計劃,其品種和產量改進存在挑戰,而成本一直是將基因組學廣泛應用于這類作物改良中的主要障礙。基于華大智造的DNBSEQ?高通量測序平臺、高質量的數據產出和高效一體化工作流程將有望改變這一現狀,充分釋放農業基因組學的潛力。
今年,華大智造與Varshney教授的合作開啟了新高度。在他的牽頭實施下,莫道克大學西澳農業生物技術中心 (SABC) 正在建立先進基因組學平臺(Advanced Genomics Platform),以進一步研究作物基因組學。該計劃目標是研究植物細胞中的遺傳物質,以提高香蕉、菠蘿、木瓜、釋迦果和百香果五種水果的品質和抗逆性。項目研究所得的基因數據和信息將通過公共數據庫提供給育種者和種植者,使他們能夠更快地了解作物相關性征,并最終實現在更短的時間內開發出更高產的品種,使種植者受益。該平臺之后將可用于其他大田和園藝作物改良計劃。
華大智造MGISP-960高通量自動化樣本制備系統、DNBSEQ-T7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和ZTRON基因數據一體機組成的一站式工作流程正式入駐莫道克大學實驗室,為先進基因組學平臺的搭建提供智能平臺支撐。Varshney 教授表示,DNBSEQ-T7靈活高效和超高通量等優勢(每天高達7TB)將在這項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借助DNBSEQ?測序平臺更深入、快速和更準確的測序工作流程,他們將對這五種作物進行全基因組測序數據組裝和種質資源全基因組測序。他和團隊期望未來可以以更低成本分析更多的樣本數量,發掘更多研究可能性。
Varshney 教授說:“在與華大智造的持續合作中,我見證了華大智造測序技術的不斷發展。利用華大智造核心DNBSEQ?測序技術,我們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以較低的成本對成千上萬個基因組進行測序。華大智造的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和自動化設備在加速基礎科學以及基因組學的實際應用,改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發揮著關鍵作用。華大智造不僅僅是基因測序設備提供商,更是賦能科學家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合作伙伴。”
展望未來,華大智造將繼續助力Varshney教授及其團隊在莫道克大學培育優質、安全和可持續的農作物產品,利用前沿、創新的生命科學核心工具提高澳大利亞農業,如大田和園藝作物的全球競爭力。放眼全球,作為生命科學創新領域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華大智造也將持續推動農業基因組學研究和產業發展,幫助各地種植者克服挑戰,提高重要作物的性能和價值,增強全球糧食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