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華大智造宣布其DNBSEQ-G400(該產品在境內銷售名稱為MGISEQ-2000)高通量基因測序平臺以及無分隔長片段stLFR(single tube long fragment reads)技術將支持非洲生物基因組項目(African BioGenome Project) 開展首個植物物種的測序工作,促進非洲大陸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經濟社會及科學進步。
據了解,非洲生物基因組項目于2021年正式啟動,隸屬于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EBP),也是萬種植物基因組計劃(10KP)的合作項目。該項目計劃對當地105,000個特有物種,包括植物、動物、真菌、原生生物和其他真核生物等基因組進行測序,由109名非洲科學家(其中87人在非洲工作)和22個非洲組織共同開展。
作為非洲生物基因組項目的設備供應商,華大智造為來自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生物多樣性和農業領域的非洲研究人員和決策者構建非洲特有物種的參考基因組提供前沿的測序技術平臺,助力動植物育種者創建有韌性、可持續的糧食系統。同時這項工作將為改善非洲公共衛生,加強農業水平,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撐。
SAMRC基因組學平臺主任Craig Kinnear教授(中)及團隊科學家
南非醫學研究理事會 (SAMRC) 基因組學平臺主任Craig Kinnear教授說: “近年來,伴隨著先進技術的日益涌現,植物基因組學在保護植物物種多樣性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感謝華大智造創新工具和南非醫學研究理事會的支持,讓我們能夠立足非洲,造福非洲,向著組建非洲動植物參考基因組庫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華大智造歐非區負責人侯勇博士表示:“我們很自豪地看到南非醫學研究理事會(SAMRC)的團隊利用華大智造的核心技術對非洲生物基因組項目的首批植物物種進行測序。這是我們高效創新的stLFR技術在非洲的首次應用,我們期待著此技術讓當地更多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受益,推進基因組學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9月12日Nature Biotechnology發文報道了非洲生物基因組項目開放研究院(African BioGenome Project (AfricaBP) Open Institute for Genomics and Bioinformatics)的成功實施。這一開創性的基因組和生物信息學知識交流平臺由非洲生物基因組項目與非洲當地機構共同策劃,旨在為全非洲建立可公開訪問的線上研討會平臺,通過開展生物多樣性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學課程,增進非洲科學家間的學術交流。
非洲生物基因組項目創始人、聯合主席、英國劍橋大學臨床醫學院生物信息學家ThankGod Echezona Ebenezer博士表示:“自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AfCTA)生效后,及時建立非洲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學開放研究所具有重要意義。有了這樣一個信息共享交流平臺,非洲國家級科學機構、本土和國際合作伙伴及各組織都可以通過對此平臺的支持,來為建立聯合的基因組和生物信息學基礎設施,推動非洲生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非洲各地科學家自主申請并參加Open Institute 南非研討會合影留念
8月21日至25日,Open Institute在非洲南部舉辦了為期5天的研討會,華大智造作為主要贊助商之一,在南非比勒陀利亞農業研究理事會(ARC)的生物技術平臺上向科學家們展示了如何利用最新的stLFR和DNBSEQ技術構建高質量的參考基因組。10月9日至10日,華大智造還將在摩洛哥舉辦的北非研討會上進行展示。
參加Open Institute 南非研討會的科學家們
華大智造自主研發的stLFR(無分隔長片段)技術基于獨有的DNA分子共標簽技術,通過將來源于同一DNA長片段的短讀測序片段標記上相同分子標簽,可基于高精度短讀測序獲取橫跨 300kb 基因組區域的信息。結合華大智造核心DNBSEQ測序技術,stLFR技術能夠實現高質量變異檢測,二倍體基因組定相,結構變異解析和基因組從頭組裝等應用。
stLFR 技術適用于多種應用方向,包括遺傳疾病和癌癥研究,孕前或產前基因檢測,農業育種研究和宏基因組分析等。在動植物基因組研究方面,stLFR 可實現高質量的全基因組組裝,僅需少量的起始 DNA 樣本 (<10ng) 便可達到scaffold N50 > 106bp 水平。目前基于華大智造stLFR 技術累計發表的高質量文章超過50篇,文章發表于包括 Nucleic Acids Research,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Genome Research等頂級期刊。
未來,華大智造將持續打造創新的生命數字化產品,加速基因組測序進程,加強推進多樣性物種研究和保護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