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晚,北京2022年冬奧會圓滿閉幕。“同樣精彩”的北京冬殘奧會正在徐徐拉開帷幕,和“雪容融”一起堅守的還有華大智造的工程師們,他們將和華大智造自動化設備一起“站崗”到最后一刻。
近日,《人民日報》經濟社會刊發文章《冬奧賽場上的這些“科技元素”,亮了!》,華大智造的硬核自動化設備是保障冬奧會的重要科技利器。其中,分杯處理系統能夠取代人工進行的掃碼、信息錄入、開蓋、移液、關蓋等一系列繁雜的工作;高通量自動化樣本制備系統通量達到192樣本/80分鐘,可滿足冬奧會對于病毒檢測的鑒定速度、通量和安全性的要求;高通量自動化樣本制備系統一天可處理1萬個樣本的核酸提取。
據介紹,在本次冬奧會,為確保每一位參賽選手的安全與健康,有多項領先的技術成果應用到體溫監測、環境消毒、病原體檢測等多個環節。其中在張家口賽區,華大智造自動化設備一展身手,包括6臺全自動MGISTP-7000分杯處理系統、3臺MGISP-NE384全自動核酸提取純化儀、2臺MGISP-960高通量自動化樣本制備系統,有力保障了檢測的質量、速度、數量和安全性。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大灣區之聲中也對華大智造支援冬奧會披露了更多細節。通過普及華大智造多款自動化核酸檢測設備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流程,講述了如何利用硬核科技滿足冬奧會對于新冠檢測的速度、通量和安全性的要求;同時也介紹了遠程超聲機器人在冬奧會場景中如何實現“醫患無接觸”診斷以及其他更多的應用場景。

科技日報報道
廣州日報報道截圖
《深圳特區報》在2月7日、2月12日連發兩文,以《華大智造“硬核”守護冬奧會 為疫情防控注入科技力量》和《硬核!北京冬奧會閃耀“深圳民企元素”》為題,報道了深圳民企代表在本屆冬奧會的臺前幕后的場館建設、綠色氫能、安全防疫等多個領域,貢獻“深企力量”,盡展“深企風采”。其中著重介紹了華大智造自動化設備和工程師在張家口賽區的核酸檢測實驗室中的付出——該公司的六名工程師隨時待命,負責自動化設備的安裝與維穩、醫護人員的指導與培訓等。
深圳特區報報道截圖
華大智造的自動化設備此次在冬奧會的優異表現還收獲了環球時報英文版、澎湃新聞、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深圳商報、界面新聞、香港文匯網等多家媒體的集中關注。
環球時報英文版、深圳日報英文版報道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