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 (CCTV-2)《經濟半小時》欄目播出《醫療器械“出海”新旋律》,深度聚焦基因測序設備產業的國際化之路,報道了華大智造作為中國測序儀代表企業,攻克核心技術,從研制到量產基因測序儀,從中國走向世界的故事。
視頻報道中,記者探訪了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及華大智造位于深圳華大時空中心的全球總部。由華大智造研發生產的多款基因測序儀在該報道中亮相,從DNBSEQ-T20×2、DNBSEQ-T7、DNBSEQ-G99、MGISEQ-2000、MGISEQ-200到DNBSEQ-E25,展示了國產基因測序儀硬核“出海”的科技實力。
在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工作人員只用了十幾個小時,就完成了十份流感病毒的基因測序。這在幾年前,是不敢想象的。而幫助他們提升工作效率的,是一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基因測序儀。他們使用的國產基因測序儀,從研制到量產,已經走過11年的時間,現在不僅在國內使用,還遠銷海外。
華大智造高級副總裁韋煒:光學、電子、機械、流體等,基因測序儀是一個多組學的結合,系統性要求比較高,對于每一項技術的極致性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專利也非常關鍵。在2000年初,市場上測序儀的企業已形成一整套獨立完整的專利系統。
8年前,他們從澳大利亞起步,將測序業務覆蓋到全球近70個國家和地區。
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澳新區域負責人楊碧澄:2023年,我們海外業務跟國內業務比大概是4比6,所以我們整個海外業務發展目前還是在非常快速的增長期,去年從全球的測序儀裝機量來講,我們海外的裝機比例占到了大概整個市場的五分之一。
在十多年前,全球的基因測序服務商能夠使用的,只有一兩家測序儀公司的產品,每臺基因測序儀都要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美元。如今,這家公司最新推出的基因測序儀T20,占地三十多平方米,是目前全球最高通量的基因測序設備,被稱為“超級測序工廠”。
華大智造測序儀研發中心高級總監邢楚填:一個人的全基因組是由30億個堿基,也就是30億張“撲克牌”所組成的。而每例人類的全基因組需要測30遍,也就是900億個堿基或者900億張撲克牌的數據量。
以人類全基因組測序為例,用海外最高通量的測序儀來測,一年大約能測2萬個人的全基因測序。現在用這款測序儀,每年能完成5萬人的全基因組測序,且測序的成本也降低了一半。
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倪鳴:20年前在人類基因組計劃開始的時候,花了30億美金做了一個人的基因組,到今天我們的T20能夠用100美金完成一個人的基因組測序,整個成本下降了3000萬倍。只有在成本極端下降的情況之下,我們才能夠使基因測序的技術惠及人人,每個人都能用得起,科研也能夠做大規模的數據收集。
目前這臺測序儀已經接到了來自迪拜和歐洲的訂單。2023年,這家公司的基因測序儀業務在海外實現收入約 8.49 億元,同比增長 41.82%,服務范圍擴大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教授羅伯特.亨利:華大智造的技術給我們提供了成本效益高、價格有優勢、但質量很高的數據,所以我們可以以合理的價格獲得我們需要的高質量數據。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華大智造已取得423項境內專利與358項境外專利,多項源頭性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作為全球少數幾家能夠自主研發并量產從Gb級至Tb級低中高不同通量的臨床級基因測序儀企業之一,未來,華大智造將持續發揮自身在生命科技高端工具研發、制造的優勢,洞悉中下游需求及痛點,面向全球為用戶與行業提供更創新、更先進、更智能的平臺設備。
*轉載自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