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大智造超高通量測序儀DNBSEQ-T7正式入駐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瑞金基地(簡稱“瑞金基地”),即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轉化醫學中心。該中心是由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共同建設的首個綜合性國家級轉化醫學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瑞金基地、轉化醫學中心高通量測序平臺負責人王升躍研究員與華大智造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彭歡歡分別代表雙方參加DNBSEQ-T7的入駐儀式
基于此次合作,雙方將共同基于高通量測序技術持續開發在重大疾病發病機理、早期診斷和個性化治療等領域,推動疾病研究、精準醫療的研究發展和成果轉化。瑞金基地、轉化醫學中心高通量測序平臺負責人王升躍研究員與華大智造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彭歡歡分別代表雙方參加DNBSEQ-T7的入駐儀式。
瑞金基地、轉化醫學中心高通量測序平臺負責人王升躍研究員表示:“‘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是我們國家為實現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促進前沿技術和基礎醫學研究成果向臨床應用轉化為目標的重大創新戰略設施。‘瑞金基地’將借助華大智造的國產超高通量測序技術平臺,進一步提高疾病多組學,特別是包括腫瘤在內的重大慢病的預防、診斷和新藥研發等領域的臨床轉化和應用開發水平。”
華大智造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彭歡歡表示:“技術創新是生命科學產業發展的原始驅動力。華大智造始終堅持在設備研發上不斷精進,以全讀長測序產品的全周期閉環助力加快臨床轉化和推進應用發展。我們期待瑞金基地能夠產出更多成果,為多組學平臺應用樹立新的科研標桿,為健康中國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高通量測序儀DNBSEQ-T7正式入駐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瑞金基地
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結合上海交通大學和瑞金醫院兩個基地的研究基礎和學科優勢,圍繞腫瘤、代謝性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等“三大類疾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構成形成包括資源信息系統、技術支撐系統和臨床轉化系統三大板塊,與三大類疾病的科研轉化形成“三縱三橫”的總體格局,以有力推動和加快實現國家的戰略目標。
而華大智造是全球唯一一家掌握“激發光、自發光、不發光”三種不同測序技術路徑的公司,致力于為全球用戶提供高通量、低成本、大規模需求的前沿組學平臺,從而進一步推進細胞組學、時空組學等前沿技術從科研轉化至臨床應用的快速發展。
基于華大智造獨有的DNBSEQ測序技術,DNBSEQ-T7測序儀被業界譽為“超級生命計算機”,支持PE100和PE150測序讀長,支持1~4張載片靈活上機、獨立運行,最快可在24小時內生成至少7Tb的數據,單張載片有效reads數提升到了5800M。它超強的日生產能力使其廣泛適用于全基因組測序、全外顯子組測序、多組學、醫學科研、農業基因組學、復雜微生物群落宏基因組學等領域。
高通量測序儀DNBSEQ-T7
截至2024年6月30日,華大智造業務遍及六大洲超過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服務累計超過3,000個用戶。截至2024年6月30日,T7測序儀支撐用戶發表科研文章數量已累計超過850篇,其中不乏The Lancet (IF=202.731), Nature(IF= 45.16),Nature Biotechnology(IF= 31.86), Cell (IF=66.85), Cell Research(IF= 46.297)等頂級期刊。展望未來,華大智造將持續夯實科技創新底座,為臨床及科研領域提供先進的生命科技工具,加速人類在基因組學領域的理解和醫學應用的進展。